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法律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在模拟法庭开展中外学术交流活动
2018年12月18日,礼德齐伯礼律师行合伙人李连君律师开展“英国、香港最新国际海事、贸易、仲裁判例对国际商法与实践的影响”的专题讲座。中山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法律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执行主任郭萍教授出席并担任讲座主持人。
讲座主要围绕英国及香港法律制度及法律专业、英国货物买卖法、与货物买卖有关的航运法问题、英国及香港仲裁法、英国和香港在国际货物买卖方面的主要案例等五大方面展开。李连君律师首先分享了20年前其与我院刘兴莉老师合作的云浮硫铁矿案,并就其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作简要介绍。
随后,李律师举例介绍了英国和香港的法院及法官制度、律师制度、律师行普通合伙及有限合伙制度、法庭庭审程序、证据规则、事实认定规则、专家证人规则、裁判规则、上诉规则等内容。其间,李律师强调,国际法庭对于我国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际竞争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紧接着,李律师讲解英国和香港的机构仲裁和临时仲裁制度,并建议我国仲裁制度改革可以借鉴香港地区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此外,李律师还举例介绍了国际货物买卖法和相关运输法的问题。
接下来,讲座嘉宾礼德齐伯礼律师行的李邈博士为我们分享了她在英国留学和考取英国律师执照的经验,她强调在校学习成绩对留学申请相当重要。主讲人李连君律师补充道,内地律师执业五年后也可以申请考取香港律师执业资格证。
在提问环节中,有同学问到如何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仲裁员,李连君律师表示,一般先对仲裁员做基本的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借鉴同行律师的推荐,最重要的是选择自己可以信任的仲裁员。此外,李律师还向我们分享他作为律师合伙人在担任面试官时所注重的三点:首先是要有能够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作态度,其次是要能够与客户建立和维持长期的信任关系,最后才是服务价格。
本次讲座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为我国内地海事、海商实务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借鉴。
(撰稿:詹丽蓉)